公约数,亦称“公因数”。如果一个整数同时是几个整数的约数,称这个整数为它们的“公约数”;公约数中较大的称为较大公约数 (H.C.M. / G.C.D.)。
求两个数较大公约数的方法:
倍数关系 若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,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较大公约数。
互质关系 若这两个数是互质数,那么它们的较大公约数就是1.
对任意的若干个正整数,1总是它们的公因数。
公约数与公倍数相反,就是既是A的约数同时也是B的约数的数,12和15的公约数有1,3,较大公约数就是3。再举个例子,30和40,它们的公约数有1,2,5,10,较大公约数是10 在老教材中,公约数就是公因数,一个数较大的公约数是它本身,较小的公约数是1。用约数的个数来分类:1、质数、合数。
较简单的算公约数的方法叫做:辗转相除法。比如求145和25的公约数先用145减去25的若干倍,使得减剩下的数比25小。也就是145-5乘以25=20。然后只需要求25和20的公约数,重复上述过程:用25减去20的若干倍,使得减剩下的数比20小。也就是25-20=5。然后只需要求20和5的公约数,显然是5。当然,还可以继续一步,就是20-4乘以5=0。到0了,因为0不能做公约数,所以之前的那个5就是公约数。
这个原理很简单,假设x和y的公约数是a,那么y,x都能被a整除,从而y-kx能被a整除,k是某个正整数。于是a也是x与y-kx的公约数。 因为越小的数,越容易看出来公约数,而y-kx比y小。
上文整理了AP公因数介绍的信息,希望文章里的这些信息考生们能认真的阅读,如果是想再了解其它方面的信息,请点击咨询英思德精英国际网站或复制【IAC0627】添加老师微信咨询!
扫码关注【英思德OSSD | AP | ACT | 国际竞赛】公众号了解更多
© 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黑ICP备2022002155号